药物化学
学院药物化学硕士专业成立于2011年10月。经几年的努力和建设,目前药物化学学科点已成为学术思想端正、知识结构和梯队建设比较合理、能够坚持不懈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学术队伍。学科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均为博士研究生毕业。
目前本学科有五个研究方向:(1)天然代谢产物活性筛选及化学结构鉴定;(2)天然药效成分提取工艺优化研究;(3)天然活性成分分子水平作用机制的研究;(4)天然活性成分结构修饰及构效关系研究:(5)活性药物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本学科承担国家及地区有关利用长白山天然资源研究开发抗高血糖和高血脂药物,以及抗肿瘤、叶酸拮抗药物合成的教学科研基地。同时与韩国首尔大学药科大学、韩国高丽大学药科大学和国内的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和业务联系。
本学科成立到至今共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35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 SCI论文57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省市级奖励15项。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并要求掌握药物化学专业的现代基础理论和尖端的操作技能,熟悉国内外药物的发展情况,具有进行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及独立承担较高层次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科技人才。现已培养出32名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已有3名获得博士学位。本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毕业论文多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和核心期刊上,2015年和2017年有2名药物化学专业硕士毕业生获得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学科始建于2005年,2008年获药物分析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药物分析学科以应用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具有深厚的药学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特色,大力发展与医学、化学、分子生物学、食品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以下四个特色研究方向:
(1)中药质量标准及指纹图谱研究
开展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主要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聚合酶链式反应等现代分析技术,建立中药材及其制剂的指纹图谱,对中药材及其制剂进行质量控制。
(2)长白山药用动植物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深入研究活性多肽的量效关系、毒理作用、入血成分、代谢规律及作用机制,并针对抗肿瘤、降血糖、老年性痴呆症等方向开发创新药物;充分利用长白山资源优势,针对抗疲劳、提高免疫力、辅助降血糖、增强记忆力、抗衰老、骨质疏松等功能,开发以药用动植物活性多肽为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系列高端保健食品。
(3)活性多肽分析及制备技术研究
主要应用层析、色谱、超滤等技术,从长白山药用动植物中分离制备活性多肽,重点针对小分子活性多肽(10肽以下)的分离技术进行研究;针对难分离的多肽,应用色谱-质谱联用、核磁等技术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及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推测其可能的空间结构及功能,指导合成并进行验证,筛选出具有一定功能的多肽。
(4)基于多组学大数据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功能分析与应用
主要运用多组学扰动数据库研究,阐明天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效应物质基础,实现对天然药物的整体评价,增加天然药物的科技含量,生产出“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药物。
药物分析学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已形成一支职称结构高级化、学历结构博士化、年龄结构年轻化、学缘结构多元化的导师队伍,每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8-10人。近五年,药物分析学科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6项,累计科研经费920余万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项目2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SCI论文4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


药理学
药理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是北华大学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吉林省五味子开发及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和“吉林省长白山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两个省级研发平台。多年来一直从事以药理基础理论及长白山道地中药材五味子、人参等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形成了心血管药理学、神经药理学、抗炎免疫药理学、内分泌药理学、保健食品及化妆品研究与开发等5个稳定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内容有:
(1)心血管药理学:本研究方向基于长白山道地特色药用植物资源,以心肌缺血、梗死、心律失常、心肌重构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切入点,运用国内或国际先进的研究技术手段,从分子、细胞、离体组织、器官及动物等多层次研究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及药理学作用和机制,并积极研究和开发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型药物。上个世纪90年代研发的“心肌康颗粒”、“芪归花宁心冲剂”等获得转让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2)神经药理学:本研究方向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和细胞模型基础上,以β淀粉样变性、Tau蛋白磷酸化、氧化应激等发病机制学说为切入点,研究长白山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如五味子、人参等活性成分对痴呆动物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研究五味子活性成分的中枢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抗炎免疫药理学:以多种急慢性炎症动物及细胞模型为基础,以炎症因子PG、COX,IL等为分子靶标,对长白山毛樱桃和五味子等进行抗炎活性成分的筛选,并进行相关产品开发。
